国内领先的企业通信解决方案服务商致力通信服务,提供最优质服务!

“我们业务范围:光纤宽带,IP城域网,无线固话,有线固话,网络固话,固话靓号,综合布线,200IP业务,电子群真等”

全部 公司新闻 最新活动 媒体报道 通讯相关 案例分析 精品400靓号,1380元/3年,再送企业彩铃
首页 > 通信资讯 > 民营宽带再放开?可信还是幌子?

民营宽带再放开?可信还是幌子?

类别: 媒体报道    来源:www.nanyuetong.com
摘要:去年底工信部说了要在16个城市开放民资宽带接入网牌照,把民资的覆盖范围从过去的小区“红线内”,扩展到整个城域网。从字面上...

去年底工信部说了要在16个城市开放民资宽带接入网牌照,把民资的覆盖范围从过去的小区“红线内”,扩展到整个城域网。从字面上看,这确实是重大突破,将过去割裂式的小区布点,打通成整个片区的资源。但业内人士再踌躇满志,也都不得不承认,宽带这几年依然会是“南电信北联通”的地盘,实际运营该咋咋的,跟过去差别不明显。

所以民营宽带喊了15年,依然是一句空话?我们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对比去看。


首先纵向比较历史的驻地网。民资宽带要追溯到14年前,工信部就曾经发文开放驻地网牌照发放,允许民资进入社区“最后一公里”内的宽带建设与运营。笔者认为,当时开放民资一方面是因为最后一公里的铺设成本之高昂,另一方面是地方社区,尤其是小开发商的楼盘各种势力复杂,作为巨无霸的运营商很难跟地头蛇博弈。与其一家家烦不胜烦地去谈,还不如让民资自己去尝试— 在整个通信市场,这毕竟是个长尾市场。

到了2007年,《物权法》直接断了民资宽带在“红线内”的生路,其规定了小区宽带网络必须归业主委员会所有,过去驻地网所建设的网络瞬间“充公”,化为泡影。要知道宽带网络铺设的成本之高,动辄几百万;进入物业的费用也不低,每个月几元钱/户是起码的,这导致其盈利周期十分长,大量而中小驻地网牌照商还没到盈利周期,肯定无法接受这个结果。而这个政策同时又与宪法强调的“谁开发,谁拥有”的原则相悖,因此驻地网们又变成了很多小区网络的“地头蛇”,而物权法执法部门与之前的运营商一样陷入了“强龙不压地头蛇”的尴尬。于是驻地网从这一年起就变成“灰色地带”,“地头蛇”们不会轻易让出一亩三分地,于是就有了“小区垄断”的运营商,“黑宽带”应运而生。

到了去年,住建部再发文,新建小区必须铺设光纤才能验收,其所有权归开发商所有— 无法收回驻地网的已建网络,至少保证新的市场绝对“拨乱反正”,所以驻地网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接入网牌照就是工信部“大棒之后的萝卜”。新的接入网牌照把运营范围扩展到“城域网”,但只说运营,不说建设。— 其实说实话,城域网的长途光纤以及核心机房动辄数百万的成本投入都不是小民资能承受的。

同时,这个“萝卜”厉害之处是在小区外画了一个饼,如果你做接入网,你可以名正言顺地走出红线外,但是你也要心甘情愿地把那些不符合“物权法”的老小区自建宽带网络交出来。这是一个国家颁发的牌照,跟过去的各地通信局分发的驻地网牌照具有公信力上的本质区别。

摆在原来驻地网运营商面前的路,就是努力用过去自建的宽带网络,来换一个新的、真正合法的“接入网”牌照。至于这个新牌照能做些什么还不知道,至少这个故事是可以往下讲的。


其次我们横向对比两年前发的虚拟运营商。在移动与固网两个领域,三大运营商拥有绝对的覆盖网络、服务标准、硬件水平的统治地位,都造成了“批零倒挂”的窘境。但是同样的,民资们都号称不赚差价,不做纯粹通道,要叠加内容,比如虚拟运营商的蜗牛会叠加游戏,用友会叠加企业互联网,接入网牌照商网宿会叠加社区云,拿了两张牌照的苏宁云商要基于门店打通O 2O— 其实都是结合主营业务,这似乎是一个美好的前景。

170号码段实行两年才1000万用户,还比不上移动一个季度新增4G用户的1/5,其遇到的品牌宣传、互联互通等问题,宽带也会遇上,而其面对的不可控因素还更加复杂。首先是必不可少的“地推”,手机号是一个标准产品,但宽带需要面对复杂的物业环境,再加上其更换周期之长,只有具备本地化经验才能更好抓住小区的进入时机;另一方面,手机号在移动互联网是垄断性的入口,但在家庭互联网上,“三网融合”是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广电总局三番五次发文强压“互联网盒子”,就可以看到三网博弈的艰辛。

当然,换个角度说,手机号是个人互联网,而网络则是家庭网关。万一有一天,互联网内容真的举着“市场化公平竞争”的旗子进入了电视,那么宽带的价值也将远远大于手机号— 毕竟家庭环境的消费单价更高,而用户停留时间也更长。

收藏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将该资讯分享至:
回顶部 
官方微信